第(1/3)页 现留临汾的大将军以上将领,为刘黑闼、屈突通、李靖、徐世绩数人。很快,诸将分从本营赶来,到了李善道的中军大帐。另薛收等几个文臣和薛万彻等几个将领亦至。 将这三道奏报,连带王君廓诛杀了刘季真后的这道军报,李善道一并给诸人来看。 诸人传看过了。 屈突通皱起眉头,说道:“数攻渡口,至今不下,唐军倒是坚韧。探报唐军主力离定胡渡口已经不远,若再不能将渡口夺回,唐军主力就将入境了。陛下宜当责王君廓、苏定方,竭勇尽力,务将渡口夺回,不得迟延,违则军法从事。并可再调陈敬儿部遣兵增援。” ——李善道这几天,并没闲着。从其开到河东的四万余步骑,他只留了万余在临汾营中。其余王须达等皆已被遣出。王须达率部进入了东北方向的上党郡,以填补宋金刚部北上后留下的空缺;高延霸、焦彦郎率部北上进到了西河郡;龙泉郡方向,陈敬儿率部前赴了。 徐世绩说道:“渡口虽尚未夺回,好在雁门已经攻陷。高曦所上的这道进兵方略,臣以为似可用之。刘武周当下主力在外,善阳空虚,若间道急袭,其城中必震,或可一战而克。” ——如前所述,雁门与善阳之间有山岭相隔,故刘武周所遣的援救雁门的兵马,乃绕道而行,先南下到开阳,再向东到崞县,然后再折而北上,才进到了雁门县城的西南方位。但雁门与善阳之间,仍如前所述,又有山间陉道,即西陉等相通,则若高曦部走西陉,过桑干镇,奔袭善阳,於路途上相比刘武周主力的绕道,实为捷径,一方面,在路程上可争得三五日之先。 再一方面,援雁门的刘武周主力如是闻讯欲撤还善阳,正在阻击他们的程咬金、甄翟儿等部亦可追击牵制,能够延缓他们的回师速度,这一块儿大概也能争取到三五日的时间。两下相合,就是留给高曦、魏刀儿、萧裕等部了约十来天的攻城时间。 但高曦的这个进兵方略,有成功的把握,却也存在风险。 一则急袭奔至,挟攻陷雁门之威,固可震动守军,又善阳城中空虚,是有一战克之的可能,可再则,如十日不能下,待到刘武周主力回师,高曦、魏刀儿、萧裕等部就只能撤退了。 徐世绩接着说道:“只要善阳拔克,代北重镇,尽入我军之手。则到时,便定胡渡口仍未夺还,唐军主力自此入境,其南北皆无所依,唯太原一城,料其亦必无复能为也。”顿了下,又补充说道,“且太原与离石之间,有吕梁山相隔,至时,以一部扼守隘口,唐军莫说数万,纵数十万众,亦难进一步。待我军南北合围,再拔太原。唐军亦只能还关中而已。” 却说了,屈突通建议严令王君廓、苏定方,务必将渡口夺回,而却徐世绩为何反说起高曦的此略可用?难道不是将唐军主力挡在黄河对岸,局势才对汉军更为有利?打善阳也好、打太原也好,汉军不都可以从容布置?何必舍近求远,建议采用高曦的方略,冒着风险去打善阳? 原因也很简单。 这是徐世绩考虑到了“渡口究竟能不能赶在唐军主力到前夺回”的此一严峻问题。 不错,屈突通建议的不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