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三老爷德胜在油坊看着长工们往马车上装货,叮嘱着账房记好账目。 他对大儿子福堂说:“这趟货送到长春米家铺子,赶明儿个,下趟车送长岭高德坊。别忘了把上半年的货钱要回来。” 福堂说:“嗯,爹,我知道了。上次给他们两家送货的时候打过招呼了,人家都说这趟给结账。” 德胜满意地点点头,背着手回了家。 任富氏和德胜的二儿军堂媳妇李氏(童养媳,当时刚满13岁)在屋里闲聊着,等着三叔公公德胜回来。 李氏说:“二嫂,殿富年纪也不小了,也该结婚了,等殿富媳妇娶过门,你也有个帮手,这是件好事。” 德胜听到二儿媳妇说是件好事,从外屋就问:“什么好事呀?” 当德胜进了屋才看见任富氏坐在炕上说话呢。 任富氏见三叔公公回家了,她忙起身站在地上说:“三叔,您回来了。” 德胜见到任富氏感到特别吃惊,自打分家以后有十多年没见到这个侄媳妇了。 任富氏的头发没怎么变白,脸上的皱纹却多了许多,人也消瘦了不少。 德胜愣过神来,赶紧让侄媳妇坐下说话。 没等德胜问,李氏抢先说:“爹要喝喜酒了,我二嫂的大儿子殿富要结婚了,今个给您报喜信来了,还给您拿来了鸡蛋。” 德胜忙说:“是件好事,可也用不着你这么大老远的跑一趟,让孩子过来跑腿学舌告诉一声就得了。自己家人,来就来呗,还拿什么东西呀,我这什么东西都不缺,这些鸡蛋呀快拿回去给孩子们吃吧。” 德胜的一句:“自己家人。”感动得任富氏快要哭出来了。 任富氏哪里敢坐下说话,她一直站在那里,笑着:“原本应该常来看望您,实在是……” 任富氏说到这儿卡住了,喘了一口长气,堆着笑脸说:“麦子相了吴大屯那儿的老吴家的姑娘,比麦子小一岁,姑娘没了父母,和哥嫂一过,我想年前把他们的婚事办了,三叔您看成吗?” 德胜听到这里就明白任富氏此次来的目的了,不只是送喜事那么简单,为了不让任富氏张嘴借钱,他先把门封上。 德胜笑着说:“好呀,麦子也不小了,哎,我大哥要知道他孙子要娶媳妇了,该有多高兴。每次看到我大哥的孩子们我都要难受好多天,这就是我不让他们来给我拜年的缘故。如今麦子要娶媳妇了,我这个当爷爷也帮不上什么忙,想到这儿我就难受。” 德胜说到这里眼泪真的掉下来了,他转过身去走进里屋,拿出钥匙,从地柜里拿出一个小盒子,从里拿出20元钱。 德胜走到外屋将钱递给任富氏说:“我这几年,供你这两个弟弟念书花了不老少钱,年景也不好,老农手里都没钱,麻师傅和孟师傅也走了,我的酒坊和油坊都难以维持。外面欠的债一直要不回来。过了年,这买卖还不知道能不能干了呢。不管怎么说,麦子娶媳妇我这当爷爷再紧吧也得表示、表示。咱也别按礼走了,别等结婚上喜礼单了,你就先拿回去,给孩子置办东西。” 任富氏是个明白人,自然知道从这里是借不到钱的,她陪笑道:“谢谢三叔的这片心,到正日子那天我让忠子(殿荣的小名)来接您。” 德胜忙说:“接什么,麻烦的,我让福堂赶车早早过去。” 任富氏谢了三叔回来了,德胜自然留吃饭,李氏倒是真相留吃饭,任富氏哪有心思吃饭呢…… 在回来的路上,任富氏安慰自己:“哎,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借给你是人情,不借给你是本分。” 想想上次,相门户那二十元钱让任富氏哭了不知道多少次,最后在一个干活的老主道户那里债借到了,给的是高利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