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个我知道。”曾安民点头。 “待七百大穴文气盈足,便可等待时机,若得顿悟,便可以充盈文气开辟紫府,待紫府开辟,七百缕文气摄入紫府,凝聚一处,谓之浩然正气。” “彼时,可称紫府境。” “此,便是我儒道之士前三品之境。” “后更有中三品,上三品,不过我才疏学浅,却无法为你开蒙。” 张伦说此言,面露坦然道:“若你想知晓,我明日问过夫子,再与你解答。” “不用不用。” 曾安民认真对着张伦行礼道:“多谢同语兄!” 他第一次在一个陌生人身上感受到一股温暖。 张伦笑着扶起曾安民道:“权辅贤弟也不必妄自菲薄,一刻钟悟得文气便已注定他日大儒之境,以后路上共同勉励则是。” “为兄当年也花了一整天才悟得文气。” “呵呵。” 曾安民抬头,故作疑惑的问道: “今日我于书阁中翻阅图书,有一本书名曰《儒武论》,其内容说儒与武道不可同修,我才疏学浅,没看太懂……” 这是套话环节。 张伦的目光闪过理解的笑容,他轻笑道: “权辅贤弟此意,愚兄当年也有过。” “只是后来了解之后,便熄了念头。” “哦?”曾安民面露茫然。 心中却是微微一动,期待着张伦的声音。 “其实《儒武论》开篇便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儒之一道,需修文气,而文气与武道气息却是极为不容的两种气息。” “甚至愚兄也想过,开辟紫府之后,文气收拢紫府化为浩然正气,再开始修炼武道之途……” 说到这里,张伦面容微笑摇头: “只是此法却也是太过天真。” 曾安民心中轻轻一沉。 但依旧面不改色,问道:“为何?” “只因文气虽归拢紫府,但周身穴窍却是被文气冲刷,若是贸然引武道气息入体,等待我的必是爆体而亡……” “反之也是一样,武道同样须以武道精气灌输穴窍,转修儒道下场亦然。” “虽然愚兄不清楚文气所凝聚成的浩然正气能否与武道真气所容。” “但从古至今所有人修炼皆是按部就班,一步步来,哪有人能从直接开辟紫府之境而开始的?” 张伦说到这里,自己都笑了,他看着曾安民问道: “你说是吧?” “啊?!啊!是是……” 曾安民的笑容有些心虚。 …… 张伦是一个极好的老师,他讲解之时颇有耐心,甚至遇到不懂之处,还会徐徐道来,掰开揉碎,一点点喂给你。 一番交谈下来,曾安民对张伦产生极大的好感。 学识渊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