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送走了吴秉忠,宁卫东从外边回来。 不由得又向白凤玉家看去,心里暗暗合计这女人不简单。 丈夫跑去香江,这可不是小事,居委会和街道那边怎么遮掩过去? 另外,马家父母还在,跟大儿子大儿媳一起过。 院里这两间房原是马家老两口的,小儿子结婚才搬去跟老大住。 如今马良跑了,白凤玉能继续住着,就是这女人厉害之处。 印象中,马老婆子可不是好说话的。 宁卫东回到防震棚,点上煤球炉子,坐在木板床上。 这间防震棚拢共六平米,一张能睡两个人的木板床占了一大半。 房薄和墙上糊着发黄的旧报纸,地上摆着一个取暖的铸铁炉子,上锈的铁皮烟囱顺墙上预留的烟道口伸到外边。 炉子旁的墙上挂着一块带包浆的木板,钉着钉子,挂衣服用,免得蹭到墙上白灰。 看着炉子里跳动的火苗,宁卫东有些庆幸。 要再穿越晚点,把钱给了白凤玉,现在可就坐蜡了。 大概只能宁卫国和王玉珍帮忙。 记忆中,原主去东北插队前,跟王玉珍的关系是不错的。 回来后见到白凤玉,王玉珍不止一次提醒他,跟白凤玉保持距离,这才出了矛盾。 真让王玉珍知道,白凤玉差点从他手里拿去三百块钱,非得炸毛不可。 到时候少不得一场风波。 宁卫东倒是不怕闹大,却不想在王玉珍那里做实‘不长脑子’‘上不得台面’的印象。 炉子渐渐热了,不用就近烤火。 宁卫东蹬掉棉鞋,双手枕在脑后斜在床上,脑子思绪纷乱,犹如脱缰野马,一会儿是穿越前的记忆,一会儿又是原主的经历…… 不知不觉窗台上的机械闹钟已经走到了下午三点。 按惯例,宁卫国三口人去看宁磊姥爷姥姥,肯定吃完晚上饭回来。 宁卫东擎不上现成的,得自个找饭辙。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