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户部负责全国赋税,哪个地方的赋税收的多,哪个地方赋税收的少他最清楚。而且户部还负责赈灾,对灾害的情况了如指掌。 朱连点点头,开始回想记忆中的明末旱灾情况。 明末大旱有两轮。 第一轮旱情是天启七年的陕西大旱,到崇祯六年时旱情扩大到北直隶,山西,山东一带。 第二轮旱情是崇祯十年到崇祯十五,这一轮大旱几乎遍布全国南北。 不过此时西北的旱情有所减缓,可北直隶、江南、赣西、湖南、贵州以及四川的旱情却极为严重。 全国没有被大旱波及的地区只剩下广东、福建、云南(恰好是南明坚持最久的三个地区)。 南明朝廷建立后,其余各地旱情均得到缓解,广东、福建和云南开始遭遇干旱。 就很邪门! 朱连想了想,今年各地均有旱情,转过年来旱情就没了。 既然如此,那就干票大的。 他看着群臣说道:“既然各地均有干旱,朕决定即日起免除全国一年田赋。” 满朝文武直接被朱连的话吓傻了! 他们第一反应是崇祯疯了! 一年田赋...有多少? 以崇祯十六年为例,户部年应收入银两千万两,免银四百二十万两(免得都是田赋),实际收入一千五百八十万两。年支出银共两千一百二十二万两,共缺额五百四十二万两。 田赋收入占朝廷总收入的七八成。 也就是两千万的百分之八十:一千六百万! 这些钱不但有宗室、官员、秀才的俸银,还有九边大军的军饷,粮饷。 银子原本就入不敷出,不加赋已是天恩,毕竟天灾不断,粮食减产,百姓们苦不堪言。 但直接免一年的田赋是几个意思?这大明朝还干不干了? 以前每年有五百万两银子的缺口,现在好了,直接赤字一千六百万! 不,还得加上之前的缺口,总共两千一百万两! 方岳贡嘴角不受控制的一阵抽搐,跪地说道:“陛下玩笑了,臣身体不好,这等玩笑开不得。” “朕没开玩笑!既然全国各地均有灾情,不如免除一年田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