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刀呢!” 他状若疯虎,一把揪住管家的衣领,声嘶力竭地咆哮。 “老子的斩马大刀呢!快给老子拿来!” “今天我非活劈了这个坑爹的畜生!” 管家吓得魂不附体,腿肚子直哆嗦。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从后堂传来。 “你要劈谁?” 声音不大,却让暴怒的赵昭,像被掐住脖子的公鸡,瞬间熄了火。 一个身穿布衣,头发花白,但腰杆挺得笔直的老者,拄着一根拐杖,缓缓走了出来。 正是赵家真正的定海神针,告老还乡的老太爷,赵枭。 赵昭一看到自己的父亲,气焰顿时矮了半截,满腔的怒火化作了天大的委屈,指着赵奕,气得手都在发抖。 “爹!您看看他!您看看您这个好孙子!” “他……他把我们整个赵家,都架在火上烤啊!” 赵枭没有理会他,那双浑浊但依旧锐利的眼睛,落在赵奕身上,从头到脚,仔仔细细地打量了许久。 “去前线,是你的主意?” “是。”赵奕平静地回答,没有半分退缩。 赵枭点了点头,手中的拐杖在青石板上重重一顿,发出一声闷响。 “好!” 他猛地转头,目光如电,射向自己的儿子赵昭,厉声喝道。 “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 “我赵家世代忠良,为国尽忠,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本就是分内之事!陛下让你出征,那是考验,也是机会!你身为兵部尚书,兵马未动,自己先乱了阵脚,我赵家的脸,都让你丢尽了!” 老爷子一番话,掷地有声,骂得赵昭抬不起头。 “打赢了,光宗耀祖。打输了,马革裹尸,那也是我赵家人的荣耀!怕死,就不是我赵枭的种!”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回到赵奕身上,眼神里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那首《侠客行》,老夫听说了。” 他盯着赵奕,仿佛要将他看穿。 “能写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就绝不是只会写‘白狗身上肿’的草包。” “你们父子俩,尽管放手去干!” 老爷子环视一周,声音沉稳。 “这偌大的家业,有我这把老骨头撑着,倒不了!其他的我来想办法。” 他对着身后的管家吩咐道:“去,给李家送信。就说我赵枭的孙子要去北境杀鞑子,让他们家的两个小子,李金,李银,收拾好东西滚过来,给我孙子当个亲兵,拎个刀,牵个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