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今日,我便让你亲眼看着。” “恶人,如何伏法!” 他转过身,高高举起手里的乌盆,面向满朝文武。 “诸位大人,陛下!” “此案的关键,其实非常简单!” “不在于那个樵夫的人证,也不在于这几个蠢货的口供!” “而在于一件事!” “那就是,我们能不能证明,这个乌盆,到底是不是由死者秦三的尸骨,混合陶泥烧制而成!” 刑部尚书李正,皱着眉头站了出来。 “赵大人,你这不是废话吗?” “人死入土,尸骨尚可开棺检验。” “可这尸骨都混着泥,被一千多度的高温烧成了陶器,早就化为飞灰了!神仙来了,也分辨不出这里面到底有什么!” “这,根本就是一桩死案!” 李正的话,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是啊,怎么证明? 这根本就无法证明! 陈子昂的脸上,已经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赵奕,你输定了! 然而,赵奕却笑了。 他看着满朝文武那一张张或质疑,或嘲讽,或困惑的脸,摇了摇头。 “谁说……分辨不出来?”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狠狠砸在众人的心上。 “古有奇术,名为‘滴血验亲’。” “而本官不才,恰好,会另外一门独门绝技。” 他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那笑容,森然如鬼。 “此术,名为……” “滴!血!验!骨!” (滴血验骨头”(滴骨法)的最早、最核心的文献出处是南北朝时期唐朝李延寿所著的《南史》,具体记载在《南史·卷五十一·梁宗室传上》关于豫章王萧综的故事中。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6世纪初的南朝梁代。虽然南宋《洗冤集录》将其系统化用于法医检验,但《南史》的记载是该方法在历史实践中最早、最著名的源头。当然,跟滴血验亲一样,没有科学依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