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萧战手持令牌走出乾清宫时,刺眼的阳光让他微微眯起了眼。他看到秦苍并未走远,就立在殿外的白玉石阶下,似乎在等他。 “萧侍郎,真是好手段,恭喜高升啊。”秦苍的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讥讽。 萧战走到他身边,淡淡一笑:“秦将军客气了。说起来,我能有今天,还得多谢秦将军当初带兵围府,给了我这个表现的机会。” “你!”秦苍气得脸颊肌肉抽搐,拳头攥得咯咯作响。他恨不得一拳打爆眼前这张可恶的笑脸,可理智告诉他,他不能。眼前这个年轻人,已经不是他能随意拿捏的燕王世子了。 “萧战,你别得意得太早。”秦苍压低声音,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兵部那群老家伙,可不是燕王府的家将,更不是墨翟那种没根基的阉党。他们在军中盘根错节,哪个背后不是勋贵世家?你想在那里站稳脚跟,怕是比登天还难!” “多谢秦将军提醒。”萧战脸上的笑容不变,说出的话却让秦苍如坠冰窟。 “不过,狗,不管是老的还是小的,只要敢冲我乱吠,我一般不跟它讲道理。”萧-->>战侧过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轻描淡写地说道:“打断它的腿,它自然就老实了。” 说完,他不再理会脸色铁青的秦苍,径直向宫外走去。 兵部衙门,坐落在皇城之南,朱墙玄瓦,门前两尊巨大的石狮子,威严肃穆。与朝堂上其他衙门不同,这里终年弥漫着一股铁与血的肃杀之气。 当萧战一身便服,手持令牌出现在兵部大门时,立刻被门口的卫兵拦了下来。 “来者何人?兵部重地,闲人免进!” 萧战也不废话,直接将那面刻着“兵部”二字,背后烙着皇帝私印的令牌扔了过去。 卫兵接过一看,顿时吓得手一抖,差点把令牌掉在地上。 “参见……参见侍郎大人!”卫兵连忙跪下,神情惶恐。 萧战没有理会他们,径直走入兵部衙门。他来之前,皇帝的任命圣旨想必已经到了。他很清楚,等待他的,绝不会是什么热情的欢迎场面。 果不其然,他刚踏入主事大堂,就看到堂内站着十几名身穿各色官袍的官员,正襟危坐,仿佛在开堂会审。 为首的是一名年过五旬,面容清瘦,留着山羊胡的老者。他身穿与侍郎同级的官袍,想必就是兵部另一位大佬,右侍郎刘庸。 此人出身将门世家,其祖父曾是大明开国元勋,在军中德高望重,门生故吏遍布朝野,是兵部里说一不二的实权人物。 见到萧战进来,刘庸连屁股都没抬一下,只是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吹了吹上面的浮沫,眼皮都懒得撩一下。 其余官员见状,也都有样学样,或低头看公文,或交头接耳,竟无一人起身行礼,仿佛萧战是空气一般。 这是下马威。 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下马威! 萧战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径直走到大堂中央。 “圣旨想必各位大人都已经看过了。从今日起,本官萧战,领兵部左侍郎一职,专司军械研发与革新。往后,还请各位同僚,多多配合。” 他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良久,那刘庸才慢悠悠地放下茶杯,抬起那双精光四射的三角眼,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哦?原来是萧侍郎到了。哎呀,真是失敬失敬。萧侍郎年少有为,一步登天,真是羡煞我等这些在兵部熬了一辈子的老骨头了。” 他这话阴阳怪气,引得堂内一阵压抑的低笑。 另一名武将出身的官员紧接着开口,声音洪亮,带着几分挑衅:“萧侍郎看着面生得很啊,不知萧侍郎是哪年中的武举?又曾在哪个军中效力过?立下过什么战功,才得陛下如此青睐,直接坐上我等熬一辈子都坐不上的位置?” 这话,就等于指着鼻子骂萧战是靠关系上位的黄口小儿,没有资格领导他们这群沙场宿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萧战身上,等着看他如何应对这羞辱性的诘问。 萧战没有回答,反而径直走到刘庸的书案前,随手拿起了一份摊开的军报。 “放肆!谁让你动本部堂的公文的!”刘庸勃然大怒,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萧战却恍若未闻,自顾自地看了起来,口中还念念有词:“唔,北境蛮族三万铁骑寇边,连破我三座哨所,兵锋直指云州城。兵部议定的方案是,调集京营五万,镇北军三万,合共八万大军,耗资白银一百七十万两,预计伤亡三万,才能将其击退。本部堂,说的可对?” 刘庸和一众官员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萧战竟然看一眼就将这绝密的军报内容说了个八九不离十。 “是又如何?军国大事,岂是你能随意置喙的?”刘庸强硬地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