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众所周知,作者是提炼不出自己中心思想的。 周树人当年也必然没想那么多。 枣树旁边也是枣树,我写了第一棵忘了第二棵,补了一句很奇怪么? 所以为什么课本最好用死掉的作者文章。 因为死无对证。 所以毫无准备的翟达,被迫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过度解读。 “这里表现了作者对世俗标准的不屑,和温暖强大的内核。” “这里点题了一下,说明作者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这里是个排比加双压,属于炫技了,不要学,学不会的。” 大概七八分钟,翟达总算完成了丁蓉交代的任务。 长出了一口气,他看向下方,结果鸦雀无声... 尴尬癌都犯了.. 紧接着...教室里响起了雷动的掌声。 所有人都带着点难以置信... 他们也许是真的惊讶于这篇散文的质量,但更多的,似乎是惊讶于同龄人可以在讲台上,这么顺畅自信的表达。 好似演讲一般... 对,就是这个词。 高中生之间,有种特殊的“优点维度”,因为少有人能当众讲话不紧张,所以认为“演讲”是极其闪光的优点。 杨帆拍着手,但眼光有些木讷。 楚翔抿着嘴,一言不发。 范俊伟鼓掌最响,虽然一句没听懂。 林舒遥眼波流转,颇为复杂。 就连吴越,也开了个门缝,露出脑袋傻笑,好似出风头的是他一样。 “吴越!你是属仓鼠的么!出去!” —————— 翟达语文小测130,其实放在整个毛纺中学,啥也不是,重点班这个水平一抓一大把。 但那篇68分的作文,就真的属于有点炸裂了。 再加上丁蓉因为摸不准,一早就找了教研组的其他语文老师评判,在被同级老师一致盛赞的前提下,这篇文章开始... 全年级传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