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宝三,当初你嘴跟抹了蜜似的,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说我过门后会让我穿金戴银,如今吃干抹净就不认账了,今儿你若不给我买个银簪子回来,明儿我就给你三舅姥爷做小。” “各位浮云县的乡亲父老,我们兄妹初到贵宝地……” 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争论声、儿童嬉闹声、叫好声等此起彼伏,传入耳中。 听着这些声音,玄明内心毫无躁气,反而有种处闹市而不喧的安宁,至于路人平淡无奇的反应,他根本不放心上,爱看不看。 倒是对面两个卦师很有意思。 不着痕迹地打量一会儿,玄明收回目光,掏出一本道经,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去年冬天,下山救济百姓,他心有触动,初春论道结束,在藏道峰上闭关半月,消化所得,出关后老是想下山。 冥冥中自有天意,玄明意识到是自己在山上待久了,能令他心生波澜、生出感悟的东西变少,换句话说,他该下山了。 于是,他随心而为,静极思动,下山入世,来这浮云县北城,摆摊算命混口饭吃,打算每天开张半日,一边读经悟道,一边红尘炼心,一脚青山碧水,一脚市井小巷。 短时间内,玄明不会远走,此地算是他入世修行的起点。 ——— 闹市观书,起初玄明不适,可他到底不是凡人,短短数息,就调整好心态,再次观书,内心安然,嘈杂人声入耳,左进右出,毫不入心,如水过无痕,日月无声。 路人经过此地时下意识地放慢脚步,降低声音,却毫无所觉,仿佛一切如常,自然而然,理所应当。 左侧纤尘不染的老半仙疑惑地看了眼玄明,注视半响,没看出端倪,便移开目光,端坐卦摊后。 墙角老乞丐抬头看了眼老半仙,顺其目光瞧向对面长相普通的老道,对方盯多久,他也盯多久,等老半仙喝上一小杯香油,继续闭目养神时,他也拿出藏起来的鸡屁股,啃上几个,继续眯眼假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