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子平:“唉,为今之计,当先看看杨川是否诚心与我大魏做生意,若边境贸易在他的计划下得以迅速发展,则对我大魏并无坏处。” 关于杨川想要施行边境贸易之事,李子平倒是不怎么反对。 毕竟能让一个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无论如何也不是一件坏事。 而他之所以会苦恼,乃是杨川攻心之策实在是无解。 此人明明在边境打了胜仗,按理来说,当以此战果断敲诈魏国一笔钱财,以此来补充齐国亏损的国库。 可他呢,却反其道而行之。 非但没有以战胜国的姿态对魏国百般羞辱,反倒在信中以低姿态谈论两国利害关系,从而赢得了大魏天子的倾心。 再反观他们这些大臣,这些年可谓凡事都对苏颜逊实话实说。 可偏偏是这种言语方式,却屡遭天子的反感,使得这些忠心之臣也屡次寒心。 若那杨川没有觊觎大魏国土之心还好,他一旦有一丁点这样的思想,按照如今的事态发展下去,过不了几年,大魏早晚成为齐国囊中之物! 眼下,群臣苦思冥想,也实在想不出可以应对之策,也只能先任由天子去接见杨川了。 ... 忙完了新城这边的事,杨川又以临时都督的身份,重新设立了新城文武百官的职责。 顺便将大将寇唯举荐到了皇城。 难得能为田月莹挑选一位忠诚的武将,杨川哪能放过这个好机会? 当即写了一封书信,希望能以自己的名义,保举寇唯为骠骑将军。 俗话说,饭不能一口吃饱。 这寇唯打仗虽然勇猛,但碍于读书太少,在用兵谋略方面,还是有很大的欠缺。 为此,杨川又专门写了一封书信,让翰林院大学士郭安作为辅导老师,专门挑选几本兵法之书,教给寇唯。 做完这些事后,他便一路快马加鞭,再往萧城而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