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功高盖主被猜忌?我转投敌营》


    第(2/3)页

    “臣李允山领旨,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

    “启奏陛下,根据这一季度的调查,以萧城为首的经济中心,同比上一季的经济增长总量增加了...”

    齐国早朝上,御史大夫站在群臣中央,读着最近一个季度的财政收入变化。

    饶是每一项都对国家收入产生了巨大提升,可他的额头上却偏偏溢满了汗水。

    想当初,在反对杨川独政之时,就属他和丞相安寻禄叫得最凶。

    如今,杨川随便被免去了一些职位。

    但凭着他的王爷身份,每日亲赴全国各地改革变法,短短几个月便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一项项来自各地地方官的汇报,犹如一个个沉重的巴掌,打得满朝臣子脸生疼生疼的。

    而田月莹,则是坐在帷幕之中暗自窃喜。

    没错,她早在三年前就从杨川那里学过一个道理。

    想要让持有非议之人彻底心服口服,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

    如今,在自己的大力支持下,杨川在财政收入方面,的确取得了巨大突破,也彻底封住了许多大臣的嘴巴。

    “接着念,我记得之前杨川还提出在各地开设免费学堂一事,此事可有进展?”

    御史大夫:“据各地知府汇报,由萧城为首的临时试验点开展起来,其余各地尽皆效仿,除了每个季度必须上缴的纹银外,各地开设的学堂皆有成效,不但促进了一些先生的任职,还让我大齐子民都能有机会学习知识。”

    费城知府也刻意提道:“杨王爷此举,实是托举万民之良策,为国家培养栋梁之良方,若今后万千百姓的子孙皆有书读的话,朝廷将不再缺少治国之才!”

    “嗯,很好,杨川这两项政策,可谓自给自足,不但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发展,还能凭着多余的钱财,让百姓们也感受到国家的恩惠。”

    话语在中途中断,田月莹忽然揭开帘幕,望着以丞相为中心的几个大臣,沉声道:“另外,此举还能减少官员贪污,不再让国家税银落入不法之人手中。”

    意识到皇上是在点自己,丞相安寻禄这次没有再像往常一样叫板于公堂。

    而是低声附和道:“对,陛下说得没错,此举就是要让那些贪得无厌的大臣知道,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今日这次早朝,也让田月莹心中憋了许久的闷气,一股脑地全部倾泄了出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