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河西?” “可是程大海他们家的?” 中年人微微皱眉。 程大山没看出他眼神里的异样,赶忙道:“是嘞!程大海是我家兄长,我家那侄子程小远,也在您这儿读书呢。” “嗯。” 中年人不咸不淡的应了一声。 他看了眼一家三口,张张嘴道:“此事本不该说,不过你家娃娃既有此等天分,那我便不得不提前告诫一句。” “请先生赐教。” 程家三口都有些不明所以。 “将来千万莫要学了你大伯!” “啥?” 三人皆是一愣。 中年人眸中带着几分不屑,道:“程大海早年间虽说侥幸混过了童生,不过此人品行不太端正,反正……” “你记着就是了。” “是,学生记住了!” 程安恭恭敬敬的点头。 不过中年人这番话显然还没说完。 程大山两口子相视一眼,心中都有些疑惑。 以前的程大海在他们心中,那可是一顶一有本事的人,不仅身负童生之名,说话也格外有水平。 若非如此,刘氏也不会被老韩氏欺负这么多年却不敢反抗。 那可是读书人啊! 正如二伯母姚春花的想法一样,哪怕大家心里都清楚,将来很难指望上他大伯一家,可也不敢轻易得罪。 万一人家中秀才了呢? 万一中举了呢? 可听中年人这口气…… 莫非程大海还有别的不为人知的一面? 不等程安多想。 中年人看向他,眼中又多了笑意:“你既愿意读书,又有这等天分,那就更该刻苦勤学!至于束脩……五十文吧,是个意思就行。” “五十?” “不是四百文吗?” 善良耿直的刘翠云下意识开口。 每年学堂收束脩钱的时候,大房一家就会联合老韩氏疯狂盘剥二房、三房,所以这个数字刘氏记得很清楚。 “哪有这么多?” 中年人笑笑,又道:“平日里收学生,两百文也就够了,不过……听说你家人口不少,每年都要借钱度日……” “少点儿就少点儿吧。” “这娃娃有灵气儿,我愿意收他。” 这年头的教书先生,大多还是很有风骨的。 束脩多少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学生品性如何,是不是读书的料子,值不值得教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