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章 张梁探刘正何处来客-《汉冠》


    第(2/3)页

    郭典已令淳于琼备好骑兵,若卢公有丝毫闪失,便立即率军救回主将,再行攻城之事。

    “卢公风采依旧。”

    张梁再次向卢植行礼。张氏一族,也是巨鹿之巨姓望族,否则亦无钱粮以施舍百姓,聚拢百万黄巾。

    卢植却不想和张梁废话,这张梁不过妄称“人公将军”,想要和他卢子干客套,得“天公将军”亲自过来才行。

    “人公将军,有何事,但说无妨。”卢植静言道,看着张梁的眼神比雨棚外的秋雨更加寒凉。

    张梁看着卢植,近几日他总是会回想起数年前他还未跟随大兄起事之前的事情。思绪回转,想起他几年前在巨鹿曾经拜见过路过此地的卢植,那时太平道还未起事,这大汉官员皆把他们当作劝人向善的善道,对他们礼遇有加。

    “一别经年,卢公还是这般火气。”

    张梁却是一点也不着急,甚至在努力抑制住自己的内心的惊喜。只因为卢植身边站着的那个人,不就是兄长所言的红脸大汉吗!黄天也要让大兄与那人见上一面!

    此时的张梁恨不得现在就把关羽按在卢植的位置上,问他那日在广宗城下,所护卫之人究竟是谁?但为了不引起卢植怀疑,张梁依然恭敬跪坐在席上,不急不缓道:“卢公麾下壮士,果然雄壮。”

    卢植不明白张梁到底是何意,他是来投降的,为何关心起自己护卫?难道他想冲过来刺杀自己,不过张梁为何要如此做,只是为了泄愤?

    与目标明确的张梁不同,此时的卢植依旧对张梁乞降的原因不明所以。今日是张梁而不是张角来见自己,而且据巡视士卒说自从上次为接应张宝,张角曾出现在广宗城墙上后,距今已经快半个月没有见张角在城头巡视了。如此反常,只能说是张角出了某些变故,究竟是病重还是已经亡故,卢植要从张梁表现判断。

    “张梁,尔等不必负隅顽抗。尔等祸乱天下,老夫也不欺你,若是投降,你与张角必死无疑,不过你麾下穷苦百姓,倒是可以放他们一条生路。”

    “哦,卢公也知我太平道皆是穷苦百姓?官逼民反,吾等但有一口热粥,何至于反?大汉天子昏聩浑浊,朝中诸公庸庸碌碌,地方官吏逼得我等百姓流离失所,贫者无立锥之地,这大汉十三州哀鸿遍野。敢问卢公,到底是谁在残民!”

    张梁本不想与卢植争吵,然心中愤懑难平,终是忍不住说了出来。

    “卢公,你说我们是妖言惑众的妖道,靠一碗符水哄骗百姓。可我太平道的符水,有用没有,喝符水的百姓就算全都是愚夫愚妇又焉能不知它有无作用!我们太平道真靠一碗符水可骗一人可骗两人,可欺瞒天下百万人乎!卢公,我们只是想活着,欺瞒天下百姓的到底是谁,卢公应该比我更清楚!”

    张梁越说越激动,几乎咆哮着说完忍不住站了起来。而站在一旁的关羽、高览立即把手按在刀柄上,一时之间,这雨棚之中、剑拔弩张!淅淅沥沥打在雨棚上的雨滴声仿佛战鼓在隆隆作响。

    张梁被卢植压在广宗城里已久,前几日又亲眼看见二兄张宝的死亡。他当然恨卢植,但他更恨这率兽食人的大汉。

    “张梁,成王败寇,天数如此,你说这些又有无何用?”

    对于张梁所言,卢植无言以对。黄巾军占据郡县,屠戮刘氏诸侯,洗劫豪富之家,但并未残害普通百姓,也未闻有其他恶行。倒是贯彻了《太平经》中所言:“人无贵贱,皆天之所生。”若非如此,也不可能聚集百万黄巾,席卷大半汉家天下。

    可是张氏兄弟做的事情是反大汉,立黄天。这乱世之源,乃太平道。卢植为官尔等为寇,职责所在,这寇便该死!

    况且张角要立的那黄天便真的好吗,妖言惑众,欲以神鬼之说梳理天下,非治国正道!

    听到卢植如此坦诚,发泄完了的张梁重新跪坐下来。他此次来非为了投降,更非为了谩骂。气氛稍缓,张梁忽而话锋一转,望向关羽,道:“这位将军好生面熟,初三日那天广宗城外,将军是否也在?”

    卢植只认为是张梁为了缓和气氛,随意搭讪。关羽却不想搭话,冷哼一声,只是眯眼斜视,鄙夷地看着张梁。一旁的高览对关羽的傲慢十分不屑,想着那日是张宝率军突围到广宗,自己也在,为何张梁只问关羽?难道是这人生的一张红脸,易于辨识?

    不过卢植虽已看出张梁不是真心投降,但也想和张梁继续聊下去,他还不知张梁此次约自己前来谈论归降到底是何打算,自然不会是只为骂自己一通。见关羽不搭理张梁,不想让局面再度紧张,对关羽道:“云长,但说无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