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历史上,海南岛曾多次发生叛乱。 但军事平叛的代价极高,且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例如,西汉就曾因海南岛的叛乱多次出兵,但最终因经济负担过重而放弃直接统治。 唐朝也面临类似困境,于是对海南岛部分地区,采取了羁縻州政策。 即设立羁縻州县,任用当地首领为刺史,允许世袭,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权。 旨在通过“恩威并施”维持地方稳定,避免频繁的军事冲突。 “不过,据老夫所知,澄迈县的局势较为稳定。” 李景让缓缓说道,神色间满是沉稳与笃定: “到任之后,你我只要不贸然采取过激行动,应当不会有什么危险。” 黄举天听完这些情报,暗自消化着,不由自主地思索起来: ‘应从何处切入,才能将地区权力,逐步转移到我的手中?’ 让黄举天有些恼火的是,李景让对他的诗才深信不疑。 每次用膳,只要望见岸上的山川、飞鸟、云霞、清风,便要求黄举天几步之内赋诗一首。 起初,黄举天还能凭借记忆中的千古名句,与恶补的格律知识勉强应对一二。 可次数多了,难免捉襟见肘。 后来,不堪其扰的黄举天一到饭点,要么躲开众人,独自寻个安静的角落用餐; 要么干脆拿起鱼竿,佯装钓鱼,以此打发时间,避开李景让的“诗兴大发”。 ‘文抄公还真是不好当!’ 黄举天满脸无奈。 依靠挪用他人诗作来装点门面,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等到了海南,他得找个借口封笔,从此退出大唐诗坛才是。 - 再漫长的旅途也会有终点。 自离开长安,历经整整三个月的奔波。 黄举天一行人,时而骑马行过尘土飞扬的官道,时而乘船漂泊于波涛起伏的江河。 如今,饱受舟车劳顿的他们,终于抵达了岭南道的道治、广州都督府的府治—— 广州城外。 黄举天看上去倒没什么明显变化,英俊的眉宇间依旧透着坚毅。 可李景让与那老仆,却几乎去了半条命,身形瘦了一大圈。 他们并非染了病,也未曾遭受什么外伤;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