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安西四镇换旌旗-《武周天工谱》
第(2/3)页
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都有不少伤亡。林澈见吐蕃军队攻势凶猛,决定使用新研制的床弩。他下令将床弩推到城楼上,瞄准吐蕃军队的中军。随着一阵弦响,床弩的利箭如闪电般射出,精准地射向吐蕃军队的中军。吐蕃中军顿时陷入混乱,士兵们纷纷倒下。吐蕃将领见状,大惊失色,连忙调整部署,试图避开床弩的攻击。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林澈突然想到了一个计策。他命令士兵们准备大量的桐油,趁着吐蕃军队攻城疲惫之际,将桐油从城楼上泼下,然后点燃。一时间,城下燃起熊熊大火,吐蕃军队被大火困住,死伤惨重。吐蕃将领见势不妙,无奈下令撤军。
林澈望着撤退的吐蕃军队,心中明白这只是暂时的胜利。他知道吐蕃肯定还会再次进攻,于是继续加强防务,同时派人向长安求援。太平公主得知吐蕃再次进攻的消息后,心急如焚。她立刻进宫面见武则天,请求增派援军。武则天见太平公主焦急的样子,又考虑到安西四镇的重要性,决定派遣一支精锐部队前往支援。
在援军到来之前,林澈带领士兵们日夜坚守。他不断鼓舞士气,让士兵们保持警惕。夜晚,城楼上灯火通明,士兵们巡逻的身影穿梭其中。林澈也没有休息,他在城中巡视,检查每一处防御工事,确保万无一失。
终于,援军赶到了安西四镇。林澈见到援军后,心中大喜。他与援军将领商议后,决定主动出击,给吐蕃军队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挑选了一个夜晚,趁着吐蕃军队休息之际,发动突袭。唐军如鬼魅般潜入吐蕃军营,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在吐蕃军营中响起。吐蕃军队毫无防备,顿时陷入混乱。林澈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手中的长剑挥舞着,斩杀了不少吐蕃士兵。在唐军的猛烈攻击下,吐蕃军队大败,狼狈逃窜。
经此一役,吐蕃军队元气大伤,短时间内不敢再进犯安西四镇。林澈成功地守住了安西四镇,他的名字在西域更加响亮。安西四镇的百姓们对林澈感恩戴德,他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这场胜利。在欢呼声中,林澈下令更换安西四镇的旌旗,新的旌旗在风中飘扬,象征着大唐在西域的统治更加稳固。
林澈站在城楼上,望着飘扬的旌旗,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只是他在大唐的又一次胜利,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而此时,在长安的太平公主,得知林澈的胜利后,心中的担忧终于放下。她在公主府中摆下宴席,庆祝林澈的凯旋。在宴席上,太平公主思念着林澈,她期待着林澈早日归来,与他再次相聚。
在安西四镇,林澈继续着他的工作。他深知,要想让安西四镇长治久安,不仅要加强军事防御,还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于是,他开始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他还引进了一些先进的耕种技术,指导百姓如何更好地利用土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他的努力下,安西四镇的农业逐渐发展起来,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同时,林澈还积极促进西域与大唐内地的贸易往来。他在安西四镇设立了多个贸易市场,吸引了许多商队前来交易。西域的特产,如香料、珠宝、马匹等,通过这些贸易市场流入大唐内地;而大唐的丝绸、瓷器、茶叶等也运往西域。贸易的繁荣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加强了西域与大唐内地的文化交流。在贸易市场上,不同民族的人们交流着商品和文化,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然而,林澈的成功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在朝堂上,武氏一族的残余势力对他的成就眼红不已。他们认为林澈的威望日益增长,威胁到了他们的地位。于是,他们开始在武则天面前进谗言,试图诋毁林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