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议和-《我本闲凉/妾本闲凉》


    第(2/3)页

    陆锦惜却平静地回过头来,看见方少行眼底埋得很深很深却不隐藏的抱负与不甘,也不知怎么,先前对此人的坏印象,忽然有些好转。

    大约,是因为他很“真”吧?

    “当”地一声,有悠长的钟鸣,从山上传来。

    陆锦惜转头看去,只见早春桃粉暖意,缀在山路上,舒心悦目,于是唇边带了点笑意,也不知是叹息还是玩笑,竟没否认。

    关心?

    “方大人想当成是,那就是吧。”

    想当成是,那就是吧。

    方少行忽然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栽满冬青的院落里,没了人说话,一下变得有些寂寂,冷清;山脚上的临着白月湖的阅微馆大堂里,却忽然热闹了起来。

    “有我!你们看,有我诶!”

    “我也进了第二轮!”

    “唉,又落榜了……”

    ……

    一楼大堂分开了内外两间,内间是先前众人进去考试的地方,外间则悬挂着文人字画,布置着棋桌茶桌等雅设。

    此刻外面那屏风上,已新贴了一张名单。

    先前考试出来的众人,都连忙凑了过来看,一时欢呼者有之,哀嚎者有之,黯然者有之,庆幸者有之。

    考试分两轮。

    先前陶庵书生孟济说了,第一轮很简单,只是个小问题,就给了大家两刻时间作答。

    不必说,考的就是丰富的学识和敏捷的才思。

    在习惯了科举一考考三天的举子们看来,这哪里够?不少人都发挥差了,见着名单上没自己,就站在屏风下面哀叹惋惜。

    薛迟和薛廷之,就站在旁边看着。

    薛迟是对拜师半点兴趣都没有,早就按计划交了白卷,心都飞到外面去了。

    见眼前这些人唉声叹气,他心里偷乐了一把,想要开两句玩笑,但目光一转,一下就看见了自己身边的薛廷之。

    周遭都很热闹,独他一个,安安静静站着。

    一身藏蓝锦袍,压住了他因年轻而有些浮动的气质,显得沉稳了不少。长身而立时,倒也不大看得出腿脚的毛病。

    说句实在话,薛迟还没见过长得比自己这一位不大熟的庶兄更好看的人。

    不知道那一位传说中的“顾大公子”是不是能比得上?

    心里忽然就掠过了这么个奇怪的念头,薛迟也不知道为什么。

    不过下一刻,他就奇怪了起来,不由问道:“名单出来了,兄长不去看看吗?”

    薛廷之暂时没有回话。

    他看了矮自己一大截的薛迟一眼,又将目光放在了前面不远处贴着名单的屏风上。名单不长,粗粗一看约莫只有二三十个名字。

    但他其实不需要看,上面不会有他的名字。

    先前在内堂考试的场景,又开始在脑海中闪现。

    精致的书案,磨好的墨,铺开的纸,满屋都是书香气,身边都是认真作答的人,可在他那里,只有……

    怎么也落不下的笔。

    终究还是放不下,忍不了。

    即便命知道如今若能拜大儒为师,甚至就拜顾觉非为师,将来的路也会好走很多。可提笔之时,满目都是当年四溅的鲜血,冰冷的刀光……

    那提在手中的笔,就像是当年那一位一朝宰臣手中握着的尖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