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在贺海庆的视频发布成功之后,也就两个半小时的时间。 骥二郎的电话就来了。 “赃物在一辆别克英朗GT上,车上只有一个人,有一柄匕首,车牌号是……” “!” 这是怎么查到的? 李胥丽来不及多问,第一时间汇报骆民伟。骆民伟也来不及多问,第一时间就安排抓捕任务。 有了车牌号和车的型号,他们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锁定了嫌疑车辆相关的各种信息。 此时正在往市区外行驶,因为堵车的原因速度暂时不快。 跟着骆民伟一起去抓捕的刑警们,来得及多问。 “骆队,你这又是从哪得到的情报啊。” “这也太精准了吧。” “您还安排了其他人查这个案子?” 一人一句,骆民伟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只能推脱道:“是线报。” 刑警们知道规矩,所以立即打住不再询问,但内心的好奇却根本止不住。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已经得到了三个完全不相关的案件,直指监狱的线报。 这得多少线人啊? 难道说……整个申城八县三区八百多万常住人口,全都是大队长的线人? 那大队长得贪污多少钱才能养的起啊。关键是,大队长再怎么饕餮附体,也贪不了这么多钱啊。 所以,其实是这些罪犯,都是大队长的线人? 各种胡思乱想,随着抓捕行动的真正开始而消散。对于骆民伟这样的老刑警来说,指挥这种抓捕行动就像是请客吃饭一样简单。 手拿把掐的人赃并获。 整个过程,甚至都不如他上一次追开着救护车的骥二郎刺激。 车技不是一个水平,心态同样不是一个水平——再凶恶的罪犯,也没法和精神病人比心态,除非罪犯也是精神病。 审讯开始没多久,骆民伟他们就得到了有力的口供和证据,把贺海庆再次抓了回来。 这一次,贺海庆的嘴也硬不起来了。 两次审讯,都比审讯骥二郎的时候,简单太多了。 但骆民伟心中却非常的不解——从他们找到贺海庆开始,两个罪犯之间完全没有交流,骥二郎是怎么发现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