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青木镇作为贸易重镇,客商云集,商业发达,以至于周边宅地也水涨船高,价格比起很多热闹的大县不遑多让。 最为关键的是,一般人家没事谁会卖地卖宅子,当个不孝子孙。 也就是遇上灾年,青黄不接,难以活命,百姓们这才不得不变卖田产续命。 平日里想要买田买宅子,完全靠运气。 饶是康管事作为青木镇地头蛇,人脉广,消息灵通,一个月下来,“置办宅地”的事也是了无音讯。 好在,总算等来了好消息。 众所周知,康管事平日时不时去赌坊玩,不过倒是颇有节制,没有深陷其中,讲究一个小赌怡情。 在他圈子中,有不少同好的赌友。 其中一位赌友名叫李员外,家资颇丰,田产众多,是青木周边有名的大户。 裘真也认识这位李员外,他名叫李焕,是邻居李叔的同族,同时也是向阳村“首富”。 这位李员外与康管事一样,心智成熟,玩起来倒是有所节制。 只可惜,上梁不正下梁歪,他大儿子好的没学会,老子的吃喝嫖赌一個不拉全学了。 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不,最近几天,李员外儿子大赌特赌,输红了眼,一夜之间,欠下了三千两的巨额赌债,人都扣在了赌坊。 不给钱,不放人。 饶是李家家大业大,一时半会突然拿出三千两现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番筹措后,还有不少缺口。 无可奈何之下,李员外只好变卖家财产救儿子。 康管事听闻消息,第一时间找上了李员外,牵线搭桥,促成好事。 青木药铺,后院一处偏房。 康管事招呼落座: “裘老弟,李兄欲售卖良田三十亩,二进宅子一处,作价四百两,你看如何?” 裘真微微颔首。 他此前打听过,青木镇城郊周边田产价格颇高,一亩十两至二十两不等,据具体肥沃贫瘠而定,一处二进宅子怎么也值几十两银子。 大差不差。 裘真心中有数,不过没有作答,而是笑问: “康管事,我年纪轻,什么也不懂,您看这价钱合适吗?” “老夫亲自去看过,有好几亩是上好水田,这价钱,相当公道。” 康庄元嘬了一口茶,邀功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