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番话听得牧碧微只觉得从头到脚的冷,原本虽然晓得牧碧川既然下定了决心而阿善又进了宫,沈太君与牧齐未必劝说得住牧碧川,而徐氏定然只有推波助澜的道理,不出意外,何家这门亲事是结定了,可这会听聂元生确认,牧碧微才彻底的绝了望,她心想因着自己与牧碧川的生母闵氏并非世家大族之女,闵如盖去后,自己那四个舅父并表兄弟里头也没个出色的人才,别说与牧碧川彼此互助了,就是顶立门户都不能做到,以后怕还要牧碧川反过来照拂些,而徐氏那边虽然势大,可有牧碧城在,那是绝对不会给牧碧川搭什么手的,不使绊子已是厚道,牧家如今不缺财不缺官职,无奈人丁稀薄,因而寻个枝繁叶茂的大家之女以开拓人脉重振家声方是兴旺之道——当初牧齐娶闵氏,那是因为其时先帝睿宗正与济渠王争储争得死去活来,那会邺都望族或多或少都被卷了进去,牧齐是睿宗伴读,压根就没得选,就属于睿宗这边。 而高祖皇帝末年,因聂介之、楼师法等开国功臣已然相继去世,后来所重用的一批人里头,闵如盖也是数得上的,沈太君向闵家提亲,虽然有觉得闵氏固然看着娇弱,性格却刚烈有节的缘故,更多的却是因为得了睿宗的暗示。 闵氏去世后,牧齐续娶徐氏,也是因为睿宗需要以此来表示对曾经跟随过济渠王的家族进行安抚……牧齐的原配继室虽然都不全是自己挑的,可也不算折辱了他的出身与官职。 可这会牧碧川娶的又算什么! ………………………………………………………………………………………………………………………… 附《谁氏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