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楔子-《流云剑》


    第(2/3)页

    “赤气冲天,山呜地崩,牛生两尾,日月尽行。木上挂曲尺,即真主也。吴地黄冠,霞光万道,旌禅下界,收留抚育。先有五瘟使者下界,应此劫数,布传瘟疫,人人遭难,乌梅可解。”

    “师傅言辞深奥,徒儿甚是不解,可否提点一二,以开茅塞?”

    “非也,为师言辞并不深奥。未来两纪六百年,说不尽的狼迹烽烟,可惜在于天机不可泄露,为师却不能妄言。”

    “徒儿明白了。人生在世,莫要刻意所为,但求无愧于心。不过,请问师傅,此剑一去,今后却当如何?”

    “此剑善能择主,你却不必在意。此剑一去,必能应时而出,择主而动。而后血染霞光,方能天下大善。”

    光阴似箭,转眼就是三百年。

    世间流传许多俗话,简直浩如烟海,让人无所适从。但是有一句话,却是历代帝王不可忽视之处。

    这就是: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北邙又叫邙山,位于洛阳北面和黄河南岸之间,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

    自从老子李耳在此炼丹,然后骑牛夜渡函谷关之后,邙山可就了不得了。

    古老相传,邙山乃是得道成圣,荫及子孙万代的风水宝地。据说在这里占住一块巴掌大的地方,然后祖坟上青烟袅绕,紫气蒸腾,后人就有可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于是乎,自大禹划分九州以来,那真是“邙山定天下,洛阳看狼烟。”

    其实,邙山并不高,也就三百来米,都是黄土丘陵。但是因为北依黄河拔地而起,倒也显得层峦叠嶂,巍峨壮观。所以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