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姜沃刚拿起卦盘,原代兵部尚书,现兵部侍郎兼光禄大夫崔敦礼,就先一步起身站出来了。 “陛下,殿下,臣治家不严,请陛下治罪。” 太子闻言一脸好奇:“诶?这还未卦,崔侍郎何以先行请罪?” 崔敦礼则是一脸惭愧,直接道:“哪里能令太史局为这等荒谬事起卦呢——臣早知此信是假的。崔现敬原是个最糊涂的人,叫刁奴哄了就拿了封假信上京来寻是非,臣已在族内查明详情。” “只是崔现敬到底是臣的同族,又是崔朝的长辈。臣虑着家族颜面与崔朝的名声,不想闹得人尽皆知,所以想着关起门来慢慢解决此事。” 说到这儿崔敦礼的口吻转成痛恨:“谁料崔现敬这个蠢人,竟不思反省己过,竟然还敢去大理寺诬告朝廷官员,实有罪行!请三司只管审理,按律法或是流放或是杖刑,都是他应得的!” 后一句话说的是情真意切。 崔现敬这什么蠢货啊,怎么配跟他一起姓崔! 好好的事儿全让他搞砸了。 崔敦礼忍着胸口气血翻涌之感,再次俯首认错:“此事原是家族小事,拖延至今全由臣一时私心,顾及族中名声而起。今日才知扰动了朝廷署衙外,竟然还惊动了陛下与殿下。” “请陛下治臣管家不严之罪。” 崔敦礼把话说到这份上,直接光棍的承认了信件是伪造,崔现敬是诬告,自己是管家不严三重罪——倒是让李治和姜沃同时遗憾起来:啊,怎么这样识时务啊。 甚至两人还不约而同想到了杜楚客:那位从前魏王的死忠党,在听说魏王爆出‘杀子传位给弟’这样的惊悚言论后,情知魏王已完,就壮士断腕,立刻去皇帝跟前请罪,连夜也没过就跑路了。 能果断放弃沉没成本,直面失败的人,都是拎得清有决断的人。 殊不知崔敦礼这识时务的决心,下的也甚为艰难。 整个认罪流程走下来当真是满腔苦涩,只觉得整个人都是麻的。 作为崔氏执掌者,他多少年没受过这样的屈辱了?从来都是他居高临下看旁人,天下间除了他们几家谁不是族微声弱,这回居然要当着一众同僚认错,自陈管家不严。 他余光还看到大理寺卿卢家人看的津津有味,眼睛发亮。 气的他简直要手抖:看看,五姓七望世家内部都这样不团结,怎么跟皇帝抗衡,怎么跟勋贵们争啊! * 其实崔敦礼在今日奉东宫之命而来,听说了整个审案流程后,就知道败局已定—— 太子素有仁厚之名,崔家又是簪缨名门,所以太子不会一开始就提出让三司去提审加严审崔家族人。 而是剑走偏锋,提出了‘卜卦断案’。 与他们逼崔朝回归家族的阳谋一样,太子让太史局起卦,也是明晃晃的阳谋:太子在警告崔家,我知道你们在干什么—— 我不怕深挖细查下去,你们怕吗? 这是最后给你的一点颜面了。 你要不要? * 崔敦礼心知肚明,太史局起卦的结果,必然是手信为假(当然本来也是假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