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谋反案尾-《[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3)页

    但李勣从长远看,觉得江夏王若是受此事牵连殒命,于国甚是可惜。

    所以他来了太史局。

    他不能说的,眼前这位太史令能说。

    同为皇帝信臣,她比自己少许多掣肘——身后无家族,无婚配,无子嗣,孑然一身。

    她无牵绊,皇帝就不会觉得她说话有私心。哪怕她的观点皇帝不同意,也不会怀疑。

    果然,李勣说完,就见眼前这位太史令应了:“大将军虑的是,我会与陛下提及此事。”

    见她身无挂碍,这种敏感事都应的轻松,李勣难免有几分羡慕。

    又想起这次谋反事,其余人且不论,房家肯定是倒霉了——有子谋反,长孙太尉已经上书,按旧例罢房相配飨之荣。

    旧例是谁?正是倒霉的杜相杜如晦——他儿子杜荷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事,把亲爹给连累了。

    如今,房相才走不到五年,房家又闹成这样。

    当年‘房谋杜断’,都是先帝心中股肱之臣,必入凌烟阁的宰辅。结果身后事皆被不成器的子孙糟蹋,李勣叹道:“惜乎房相杜相。”

    姜沃低头直喝茶。

    实不知该说些什么——

    李大将军还在这里感慨房杜家不肖子孙,连累房相杜相香火,殊不知自己的大孙子李敬业,将来武皇登基他起兵造反,连累的李勣大将军直接被掘墓砍棺,还不如房谋杜断两位宰辅。

    儿女一个不小心就都是债啊。

    姜沃看着眼前很有感慨的李勣大将军,想到这些年的往来,伸手再次给他添了杯茶。

    心道:别的不说,要是此番您大孙子还非要造反寻死,我一定给您求个情,让您能别被刨出来……

    两人喝过茶,李勣转头望着窗外的大雪,又叹口气:“只怕,便是太史令说与陛下,陛下也愿保江夏王——也保不住啊。”

    长孙太尉已经把江夏王和吴王得罪到这个地步,怎么会轻易收手?

    皇帝那句“请太尉切查之,若无实据不可连罪。”听在长孙无忌耳朵里,估计就是:懂了,去找点‘实据’把罪名敲死,然后利落地弄死他们。

    *

    新岁将近,京外忽然送来了消息——几乎就与谋反案同时发生,濮王李泰薨于均州。

    皇帝骤闻兄长薨逝,悲痛欲绝,罢朝三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