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势”已变-《[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2/3)页

    媚娘笑道:“公主快坐。”

    姜沃也对她招手:“看,我已经给你搬了绣墩来。”

    文成就跟姜沃一般,也坐在媚娘榻前的绣墩上,顺手给媚娘整了整锦被一角,温声关怀媚娘有无不适。

    彼此语气熟稔。

    说来,一年多前,文成公主第一回  欲拜访媚娘时,正好遇到‘淑妃为宫正司拆迁,媚娘又去给淑妃拆迁事’。

    都未见到媚娘,文成便出宫去了。

    如今却已然相熟。

    熟到直接跳过宫中那些客套贺喜之词,媚娘还直接问起:“江夏王身体如何了?可撑得住这一路西行?”

    其实现在叫江夏王已经很不妥当了。

    只是三人私谈,彼此没什么忌讳,才依旧用了旧时称呼。

    因‘房遗爱谋反案’,江夏王李道宗被牵连贬至西州都督府。且都未能在宫中过年,年前就出发了。

    与吴王、高阳公主等国除流放之人一样,不顾隆冬日大雪,被迫发程。

    用长孙太尉的话说:罪臣逆党能留得一命,便全赖皇室血脉。逃得性命已然是侥天之幸,既已定罪当立执,难道还妄图在京中过个年开了春再舒舒服服地走吗?

    有太尉发话,年前,该走的人就都走完了。

    长孙太尉正好意气风发过年。

    且说江夏王此番启程往西州都督府去,却不是去做都督,而是做果毅都尉。

    大唐是府兵制,军府又称折冲府。果毅都尉正是折冲府的官员——还是副职,位列六品。

    从位高权重江夏王,一下子变成六品果毅都尉,直接给李道宗气病了。故而媚娘见了文成公主才有此一问。

    “我去送的父亲。”文成公主当年和亲前,曾被记作李道宗之女,从此也称一声父亲。

    “已然将陛下回护之心都与父亲言明,亦请他老人家好生保重自身。瞧着父亲精神倒是不错——还道必要撑住,等将来回京与太尉重逢之时。”

    文成公主说的很委婉,其实李道宗的原话是:气是难免的,但想想也不能气死自己,我还得等着回来看看长孙无忌什么下场!如今他在朝上窃弄威权,构陷株连,来日他待如何,我必要亲见之!

    姜沃听出了文成公主委婉话语后的原意,心道:俗话说得好,恨比爱更加长久,江夏王怀着这样的执念也好。

    说过江夏王事,又关怀了媚娘两句,文成也很快起身告辞,只让媚娘多歇歇。

    *

    姜沃与文成一起从立政殿后门出去。

    姜沃总觉得文成似乎还有话要说,于是邀请道:“不如去太史局坐坐吧,正好你上次要的几本书,我给你找到了。”

    这一年多来,文成正忙于一事——将她在吐蕃所见过的地势、山川、气候、风物、人口等写下来,准备编成一本《吐蕃地志》。

    不过文成虽在吐蕃待了九年,其实基本只在吐蕃都城里呆着。

    因而她这本书,与其余地志不同,山川河流等地理记载不多,主要所载的是吐蕃风俗、人物。

    这都是她九年来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比从前鸿胪寺靠着与吐蕃往来使臣整理出来的吐蕃风物详实许多。

    文成是个认真的性子,欲成此书,便字句斟酌。

    也常寻姜沃借一些有关‘地势’

    ‘气候’‘风云’等书籍。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