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鼓足了勇气的王羽直接踏上了十八道弯最后一道望的第一道阶梯。 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王雨准备迎接这位万古第一人的追心百问。 果不其然,这位一生都在追寻克己复礼的圣人并没有搞什么特殊,跟他的弟子一样,踏上第一道阶梯便是三个字。 何为礼? 只不过,这三个字既不给人压迫感,也没有震慑感,就是平平淡淡的立在空中,但是却给人一种礼法森严,尊卑有序的秩序感。 让人不自觉的就正衣冠,整仪容,规规矩矩的站好,老老实实回答这个问题。 王羽就不自觉的受到了影响,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像一个小学生一样站在了这三个大字的下面,犹如看老师一般的看向这三个大字。 王羽心中顿时就起了反感。 就算是万世之师,儒家至圣,可是你这种违背人的意愿的做法就让人很不愉快了。 拜一拜是没问题,也值得拜。 可是你的让我发自内心的才行,强迫我拜? 对不起,小爷我就偏不拜。 至圣又如何? 小爷我不愿意,除了父母老师,谁也别想强迫我。 王羽直接挺直了身子,昂起了头。 何为礼? 按照现如今儒门的解释礼分三类,一为礼法,二为礼俗,三为礼仪。 礼法即为国家统治之法,乃是君王制定出来的约束臣民和君王的行事之法。 礼俗即为社会自发的秩序,所谓约定成俗,类似于道德。正所谓:“夫法令之必本人情,犹政事之必因风俗也。” 礼仪即为礼的具体表现形式了,《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诉,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实际上儒门之礼是很有道理的,王羽也是部分认同。 但是他觉得礼不可废,但又不是用之万物万事皆准的一样东西。 制定一种秩序是对的,但是把礼当做惟一的标准,就有点过了。 可是,问题又来了,王羽肯定不能这么回答啊。 这么回答妥妥的要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