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运械前线-《东唐再续》
第(3/3)页
“见过父亲,见过大哥、三哥。”李曜上前,依着礼数先做足了姿态。
李衎“嗯”了一声,道:“坐吧。”
李曜在最下首坐下,轻轻瞥了一眼李暄和李晡。李暄也正朝他看过来,两人对视,李暄微微露出一丝笑容,便收回了目光。李晡则把头偏到一旁,根本没朝李曜看来。
此时李衎沉声说道:“为父方才去了李使君府上。今rì李使君府中名为设宴,实则暗伏甲士,尔等兄弟可知,其所为何事?”
李晡看了看李暄,见他正在沉吟,无所谓地道:“李克恭贪财暴虐,莫不是嫌我代州各大家族敬献不足,召集甲士胁迫耶耶与各家主,以便勒索财货?”
李衎面无表情,却把目光投向李暄,问道:“大郎,你以为呢?”
李暄想了想,蹙眉道:“李使君虽则爱财,但代州毕竟是节帅故地,若如三弟所言这般对待各家,实乃取祸之道,儿不以为然。只是他究竟为何这般作态,儿一时亦难以逆料。”
李衎微微失望,又转头问李曜:“五郎呢,你如何看?”
李曜假装沉吟片刻,才道:“四月时,赫连云州、李幽州联名上表请讨伐节帅。汴帅朱全忠亦请朝廷命大臣为统帅,率河北三镇及汴军共征河东……儿曾听人言,张相公常自比谢安、裴度,以功名为己任,劝天子强兵以服天下,朝廷于是于京师募兵,至十万人。汴帅等表至朝廷,陛下曾命群臣集议……此事结论如何,我等僻居代州,自然不知,然则儿观张、孔二位相公平rì之志,窃以为二相必然劝陛下兴兵伐晋。若果如此,李使君乃是节帅胞弟,为避免代州陷入动荡,召集代州名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震之以威,就全然说得过去了。”
李衎闻之动容:“我儿竟有如此眼光!不错,此番李使君相召我等,便是为此一事。朝廷已然下旨,诏削节帅官爵,并会同诸镇,起五十万大军,自东南西北四面攻来!”
李晡大吃一惊,失声道:“糟糕,我家为节帅制造兵器,若是大军攻来,只怕吃罪不小!这却如何是好?”
李暄虽也吃惊,但却忽然想起一件事:“朝廷如何能有五十万大军?这五十万大军之中,到底有几成是真?”
李衎摇了摇头:“诸藩有兵几何,为父又如何得知?”
他这话话音刚落,便听见李曜笑道:“所谓五十万大军,不过诈称而已。我意朝廷出兵至多五六万人,燕帅与郝连云州均与节帅交兵数载,损失匪小,此番至多出兵五万。而被朝廷视为强援的汴帅朱全忠,此刻正在山东用兵,于河东能出兵两万便已了不得了。至于镇国、静难、凤翔、保大、定难等军,不过是墙头草两边倒。若是官军大胜,则这诸镇之兵必然群起而攻,若是官军败绩,则此等诸镇,必然不战而走,不复为节帅所忧。如此来看,节帅眼下看似危险,实则大有可为。”
李晡最看不得李曜出风头,一听他说得这般轻描淡写,不禁冷哼一声:“你倒是说得轻松,就算兵力方面就是这般,那官军至少也有二十万,节帅麾下虽多骁勇,有如何解此四面之围?”
李曜现在根本没把李晡放在眼里,闻言轻轻一笑:“三哥谬矣。我若为节帅,当兵分二路,一路北上击李匡威、郝连铎,解北面之忧;一路南下,伺机击破汴帅及朝廷大军,则诸镇自然退避。如此大围可解,河东仍呈深固不摇之势。”
李晡刚发出一声冷笑,还没来得及说话,李衎却突然问道:“五郎,依你所言,节帅便要将本已有限之兵力分为两路,如此一来,南北二路兵力均不如人,如此岂能稳cāo胜券?”
李曜点了点头:“好教父亲知晓,一军强弱,不在人数多寡,而首在将帅之能,次在兵士之勇。节帅麾下沙陀jīng骑无需赘言,乃是天下强兵,即便汉军,亦久经沙场,非是朝廷新军所能及。而说到将领,节帅麾下能人多矣!如今又是为保身家xìng命之战,同仇敌忾之下,如何不能胜之?”
李衎闻言大喜:“五郎机敏,竟甚知兵,如此为父有一件要事,正好交与你去办!”
李曜微微一怔,问道:“不知父亲所谓何事?”
李衎眼神微微一躲,道:“前次节帅命我打造五千把马刀,如今已然完工,李使君今rì却道,节帅府已传下帅令,命我李家将这批马刀改运晋州。你大哥前次北上,前后耽搁近半年,如今归宅不过半月,为父实不忍他再cāo劳。你三哥……也不如你稳妥,又要在家读书,思来想去,也只有你最合适了。”
李曜心中大怒:“老子刚才说的那番话可是‘历史的必然’,李克用必然会派一路兵马南下,可那朝廷大军也必然一路北上!这两军按距离算,十有仈jiǔ会在晋州相遇,这个时候老子带着一帮家丁去送兵器,这不是肉包子打狗么!你舍不得两个嫡子,就派我这个庶子前去送死?老子就这么该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