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县试的试帖诗不会很难。 不会像后面的乡试、会试那样,说不定还要思考一下考官要考的是什么。 像现在秦夫子抽出来的这道试帖诗题目就是一个简单明了的【梅】字。 靖朝的试帖诗讲究以物言情,以物喻人。 借着景物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像梅兰竹菊这一类常见的植物,陆杨私底下也没少练。 或者说,像陆杨这样要考科举的学子,平时都会以这些常见的植物练手。 毕竟说不准那次考试,就刚好遇到自己练过笔的植物呢? 想到这,陆杨笑了笑。 他停止磨墨,拿笔沾了沾墨水。 打算在草稿纸上,先把自己脑海里一闪而过的大概诗句写下来。 这种景物的试帖诗练多了,看两眼脑海里便会自动出现诗句。 后面再稍微改一改,就能成为一首不错的五言六韵试帖诗。 而且像县试中的试帖诗,只要不偏题,一般都没什么问题。 五言,就是每句五个字。 六韵,就是诗中要有六个韵脚。 把这六个韵脚弄好,就算分不高,这试帖诗也不会出啥问题。 除非是真有人眼睛不好使,把梅写成菊什么的。 那考官睁只眼闭只眼也看不过去的,那就不行了。 陆杨眼睛自然没问题。 把大概的诗句写好后,陆杨也没有着急润色。 而是打算把前面的背诵填空题在草稿纸上也写一遍,以防出现错字。 陆杨写得认真。 等他停下笔时,他才发现学室里的氛围有些怪怪的。 陆杨看了看右前方的余涛和旁边的孙元生。 发现这两人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后,陆杨疑惑地皱起了眉头。 这是怎了? 碍于秦夫子还在上面看着,陆杨也没敢东张西望的,低头润色好草稿纸上的小作文后,便抄到试卷上。 秦夫子抬头看了眼正在底下奋笔疾书的几人,又低头看了一眼之前交上来的考卷。 越看眼里就越是满意,只是想到那人的身世...... 秦夫子便控制不住地叹了一口气。 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天赋。 秦夫子心事重重地把考卷放好,然后继续看着下面几人。 不知过去了多久,秦夫子终于拿着大家的考卷离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