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奕瞧着新鲜,他的老家在县城城郊的乡下,从小到大确实没有在现场见过这么声势浩大种类繁多的晨练场景。公园里面的年轻人稀稀落落,隔着远远的吊着噪子或者跑着步,论起花样来,还是老爷子们给力。 这边一群大爷三三两两凑成对练着太极推手,那边着汗衫的老人倒着走手里嘎嘎转捏着两个钢球,远处茶座旁一个老爷子对着墙壁挥拍打着壁球,隔壁林子里两个赤着上身的爷叔则在用背撞着香樟树。 也有走文艺路线的,苏奕从一片水泥地走过,一位老人拿着果力橙的大瓶装塑料瓶当笔杆装着水,笔尖则是一块削尖的海绵正挥毫留墨,苏奕看了一眼水泥地上未干的字迹,居然是贯休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大爷,想不到你看起来斯斯文文的也好骚(sao)啊。 迎面一位得有七十来岁的大爷吸引了苏奕的注意力,只见他扎着马步双手前伸,两眼平视,嘴里猛地呔字出声,声如洪钟,双手抡圆作天花乱舞状,不时发出中气十足的哼哈声,练得满面红光额头微汗。 “大爷,您这是练气功哪?”苏奕不由肃然起敬。自古大隐于市多奇人,瞧这老爷子功行唬人没准就是深藏不露的高手,上世纪气功热那会传说还有能发功灭大兴庵岭火灾的大神,自已虽然已经超凡脱俗毕竟还是现实侧的,要是能腆着脸学两手玄幻侧的功夫那就赚番了。 大爷矜持地点了点头,在苏奕磨了几分钟嘴皮子的虚心请教下,总算给苏奕指点些什么朗照气穴、微阳初动、过关服食、守成虚空之类的关窍法门,然后苏奕听到这些名词功法原来都是大爷年轻那会听广播后自个琢磨得来的便默默的找了个托词走开了。 敢情这位大爷练得红面发汗都是憋出来的。 公园很大,苏奕穿过一片宽阔的绿化带,一个方圆亩许小湖四周围着栏杆,不少人正倚在上面练着劈叉,岸边绿树荫荫,石椅上摆放着诸如铁扇、拂尘、短匕等种种兵器,几名老人舞剑弄刀,还有一位正把金瓜链锤舞得虎虎生风。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湖岸对面,一名远离人群的锦衣老者一板一眼的踏步演练刀法,赫然是把看着就沉的关公大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