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确实是抓住了这句话的核心意思,还联系到了张金宝身上。 这小子,有点意思。 方先生不动声色,心中却是一动。 他继续发问:“那‘蒲柳之姿,未秋先槁;姜桂之性,愈老愈辛’,又是何意?讲的是什么道理?” 陈平川不假思索,继续道:“先生,这句是说,蒲柳这种树木,材质比较柔弱,还没到秋天呢,就先枯萎了。” “而生姜、肉桂这些东西,它们的特性是越老越辛辣,味道越浓厚。”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有的人年轻时可能看着不错,但底子不行,很快就不行了。” “而有的人,可能一开始不显眼,但他们有内涵,有韧劲,越到后面越能显出本事。” “就像金宝少爷,以前可能贪玩了些,但只要肯下功夫,就像那姜桂,以后定能成大器!” 方先生听着陈平川的对答,心中的惊讶,真如那潮水一般,一层叠着一层! 他方才随口点出的几处,皆是《幼学琼林》中相对生僻,且蕴含深意的典故。 莫说是让一个初学的八岁孩童死记硬背下来。 便是要让他们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也绝非一日之功! 可眼前的陈平川,不仅对答如流,解释得浅显易懂,竟还能如此自然地举一反三,联系到张金宝的学业上! 这哪里是什么“稍微难一点点,也能看懂个大概”? 这分明是已经烂熟于心,并且通晓了其中精髓奥义啊! 想他方某人当年苦读这些典籍,哪一本不是耗费了数月乃至更久的功夫,逐字逐句地揣摩,反复品味,才敢说有所心得? 而陈平川呢? 不过是借阅了区区数日而已! 方先生看着眼前这个身形尚且瘦小的书童,眼神中,充满了复杂难明的情绪。 有对其天赋异禀的由衷惊叹! 有对自己先前某些判断的一丝微妙动摇! 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老怀安慰般的欣喜! 他或许,真的没有看错人! 这块璞玉,比他想象中还要光彩夺目! 方先生强行压下心中的波澜壮阔,沉吟了片刻。 他的目光,落在了陈平川那双清澈明亮,充满了对知识渴望的眼睛上。 “平川。”他缓缓开口。 “先生?”陈平川恭敬应道。 方先生的语气中,带上了一丝郑重:“你想不想……跟着老夫,去见识见识,真正的读书人盛会?” 陈平川闻言,那双眼睛骤然一亮! 第(2/3)页